
本會簡介
創辦人鍾付全先生於2017年10月在香港籌辦,並於2020年9月正式註冊, 成為非牟利組織。本會致力筹劃各類大型活動,以傳統文化藝術為基礎,結合創新科技、數字金融及網絡互聯互通,藉著藏書票的國際文化歷史背景,提供一個全球獨有的文化創作交流平台。
我們期望搭建穩健的組織架構和管理體系,最終成長為世界一流的國際文化組織,宣揚中華藝術的博大精深, 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未來我們將致力提升中國藏書票藝術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推廣藏書票文化及收藏。藏書票的創作空間可無限發揮,結合有限數量及專屬擁有的特質,體現出更高的收藏價值。本會期望能以此藝術,從微觀至宏觀,進一步挖掘更多的創作潛力,普及藏書票文化,令這種藝術創作變得更生活化。更可藉此傳播絲路文化,傳遞中國夢想,令藏書票的藝術文化得以傳承。
本會致力為全球會員提供不同主題的藏書票創作大賽、展覽、教育推廣、收藏及拍賣,開展各類相關培訓和慈善交流活動。我們致力提高全⺠藝術欣賞水平,感知藏書票藝術之精美,領略其文化之博大,使藏書票文化得到全新再現和展示。藏書票世界聯合會, 是聯繫收藏家的橋樑和紐帶,同時也是世界各地藝術家創作的基地。
初步成果
本會自2020年正式成立至今,已舉辦數項不同主題的國際藏書票大賽。超過23個不同國家地區參與賽事,比賽、評審及投票的會員人數已超過4,000多位。當中包括超過300位專業藝術家的用心創作, 130多位⻘少年及兒童亦積極參與,學習製作藏書票。過往的參賽作品, 由32位專業顧問及17位藝術指導擔任評審委員, 評選出一系列優秀作品,限量作品由本會收藏,並於日後用作慈善捐贈及義賣。參賽作品以線上推廣,獲得4,000餘位愛好者會員投票支持及欣賞。
過往幾年,全球受疫情影響,本會迎難而上,大賽主題之一「以藝抗疫、以藝刻疫、以藝記疫」, 接獲大量優秀作品,實屬難得。這些作品刻畫了藝術家疫情期間的心情,即使全球因疫情擴散, 致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遠了,我們的比賽正正提供了一個平台,讓大家抒發心情, 表達對未來的真切盼望。由此可見, 藝術可帶給創作者和觀賞者在精神世界的交流, 也抒發了彼此對美好世界的響往。
Vision
Das Bibliotheksticket ist eine wertvolle Plattform zwischen chinesischer Kultur und Weltkultur, die Freunden auf der ganzen Welt einen friedlichen Durchgang öffnen kann.
Das Bibliotheksticket kann ein kulturelles Etikett werden, ein Ausdruck von ideologischem Wert und Identität und sogar eine Stütze der Überzeugungen aller, die uns mehr Gesundheit und Glück bringen.
Die 500-jährige Geschichte des Bibliothekstickets ermöglicht uns mehr Erbschafts- und Wissensaustausch.
Der fünfhundertjährige Reichtum des Bibliothekstickets wird uns mehr Gewinn bringen, und die Familie und Kinder werden aufgrund des Bibliothekstickets mehr schätzen und gedenken.
Die Geschichte der Buchticketwelt im In- und Ausland gibt uns eine Sammlung der Welt.
Das Bibliotheksticket wird in Zukunft zu einer gemeinsamen Sprache in der Welt werden, und die globalen Chinesen werden respektiert und beeinflussen die Welt.
本會創始人
鍾付全 Zhong Fuquan
-
中國裕固族族裔,一位關⼼社會公益的企業家,現任香港中華教育基金副理事長 ,北京光彩長城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凱興資本集團創始合伙人,熊貓(環球)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及藏書票世界聯合會創會會長。
-
其社會公職為中國收藏家協會當代藝術委員會副會長,香港嶺南⼤學訪問學者,香港中國商會副會長,香港東盟⼀帶⼀路友好促進會總裁,世界文化藝術聯合總會名譽會長,知行教育基金會名譽會長,聯合國與國際組職高級研究員(北京外國語大學)。多次被國內外領導接⾒和被邀請參與國際性重要會議,亦曾多次訪問俄羅斯、德國、義大利、荷蘭、捷克、北美、非洲、英國、澳州、新加坡、中東、東南亞等國家參加收藏交流⽂化活動,熱衷於⽂化收藏社會公益活動及國際社會⽂化交流⼯作。
『藏書票』是甚麼?

發 展 歷 史
-
藏書票起源於15世紀中期的德國,比郵票早300年左右。
-
1966年7月28日「國際藏書票聯盟」誕生。
-
20世紀初傳入中國,1913年《圖解法文百科辭典》 中發現一枚「關祖章藏書」書票。
-
1984年3月16日在北京成立中國藏書票藝委會。
-
1987年中國正式加入「國際藏書票聯盟」。
-
2013年3月,大收藏家馬未都表示在國外蒐集了一批數量可觀的藏書票,準備在國內各地建立專館。
紙上寶石 — 藏書票
-
藏書票是一種微型版畫,尺幅不大,常常被貼在書的首頁或扉頁。
-
藏書票的製作方式,是經過構想→繪圖→製版→印刷而成。
-
藏書票可視為『書的身分證』,如同郵票紙幣一般,可作為交換、增值的收藏品。
-
藏書票是以一種藝術的方式來表示藏書的歸屬,體現著圖書擁有者的志趣和喜好,還有對書 的珍愛。國際上通行在票上寫上「EX-LIBRIS」 意為「我的藏書」。
-
最早興起於15世紀的德國,初期是貴族的專享,到了18世紀,收藏圖書的人越來越多,藏書票也就逐漸平民化、個性化,許多人用藏書票來表現自己的情趣和喜好。 到了19世紀下半葉,幾乎所有的歐洲文人都自己動手或找人設計自己專屬的藏書票。
-
藏書票大概在20世紀初傳入中國。熱愛藝術的魯迅先生也收藏了大量的藏書票。
裕固族,屬五十六個少数民族族裔之一,分布於甘肅,為回紇後裔,源出唐代遊牧在鄂爾渾河流域的回鶻。9世紀中葉,回鶻汗國因內受大雪天災和統治階級內部的爭擾,外受黠戛斯族襲擊而崩潰,部眾分途西遷。其中一支遷至河西走廊的沙州(今敦煌)、甘州(今張掖)、涼州(今武威)一帶,受吐蕃政權統治,史稱河西回鶻。裕固族的語言有東西部之分。東部裕固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與同語族的蒙古語、東鄉語、保安語、土族語關係密切,接近13-14世紀的蒙古語,保留較多古蒙古語詞彙和語言的特色。西部裕固語與維吾爾語、哈薩克語、柯爾克孜語有著密切的關係,屬於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裕固族文字已失傳(裕固族早期使用过回鹘文,现已失传,回鹘文写本《金光明最胜王经》是裕固族珍贵文献)。裕固族現通漢語文,信藏傳佛教,未婚女子有帶頭面的習俗,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崇尚騎馬和射箭。裕固族以養殖山羊、氂牛和駱駝為主,牧民夏秋季多以帳篷為家。2011年,裕固族的傳統婚俗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裕固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它和曾於公元8世紀在蒙古高原推翻突厥汗國而建立回紇汗國的維吾爾人以及由漠北遷到河西走廊的河西維吾爾有密切關係。現今的裕固族是以古代維吾爾人的一支——黃頭維吾爾為主體,融合蒙、藏等民族而形成的。
元末明初,嘉峪關外一帶的吐魯番、哈密、瓦剌等地方封建集團互相爭權奪地,不斷發生戰爭。明朝乃先後在關外設立了安定、阿端、曲先、沙州、罕東、赤金、哈密等幾個帶有軍事性質的「衛」,統治各族人民,裕固族也被置於「衛」的統治之下。但不久,各衛由於統治者之間的相互攻伐,外受吐魯番政權及蒙古右翼封建主的侵襲,相繼崩潰。明朝為了便於統治,將關外諸衛遷入關內安置。裕固族這時也東遷入關,在肅州附近及甘州南山地區定居下來。
裕固族對今日的新中國是作出了巨大貢獻。1937年春,紅軍的西路軍在敵軍的圍追堵截下進入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幸運的是,很多紅軍戰士進入了堯呼爾草原。堯呼爾就是當時裕固族的稱謂。紅軍是3月1日進入這片草原的,4月22日走出。在此期間,彈盡糧絕的紅軍在裕固族牧民的氈房裡得到了休養。有的傷員也得到了救治。據載,當時有3,000多紅軍官兵進入了裕固族生活的草原,後來有800多走出了祁連山(河西走廊、祁連山地處「一帶一路」的黃金段)。更讓人感動的是,不少紅軍傷員就留在了這片草原上,直到解放。裕固族對這段歷史是非常驕傲。
此民族現時官方人口約一萬四千人,而真正裕固族血統人數只有約三千多,鍾付全先生就是這三千人的其中一個仍懂得說裕固語的真正裕固族人,他靠著個人卓越表現和積極向上的態度,人脈網絡已遍及世界各地,更是一位被受敬佩和尊重的成功人士。由此可見本會初期成立之際,若非創辦人的社會地位及被受世界各地知名人士所欣賞和認同,絕對難以在短短兩、三年間,發展至影響世界各地。
創辦人的民族文化背境及資源,都入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更有助本會帶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歷史文化交流,為香港帶來更多教育及發展機遇。


Mission
Schaffen Sie eine globale Ressourcen- und Kulturplattform, die auf Wohltätigkeit, Kultur und Kunst, technologischer Kreativität und Bildungserbe basiert.
Einrichtung von Zweigstellen der Global Library Receipt Federation, einschließlich China, den Vereinigten Staaten, Europa, Japan, Australien und anderen Teilen der Welt, um die Kultur der Bibliotheksbelege weltweit zu fördern.
Aufbau einer Werkbörse für Buchsammler und Sammler aus aller Welt.
Verbessern Sie das Image des Unternehmens in Form von Allianzen und strategischen Partnern, unterstützen Sie den Verband bei der Erweiterung seines Territoriums, erweitern Sie den Einfluss der Bibliothek und bilden Sie einen Mechanismus zum Teilen von Vorteilen durch eine Win-Win-Operation.
Grundlegende Aktivitätsplanung für das erste Jahr

Eventplanung für das nächste Jahr

Mittel- und langfristiger Entwicklungsplan
